第107章 随遇的心态-《1980巴山猎耕记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继续摘嘛,反正摘回来的油桐籽,供销社也是有收购的,又不会亏!”

    在这年头,油桐畅销,不少公社鼓励种植,所榨出的桐油,那也是创汇的好东西,在大量收购,最少十年内,摘桐油果是个很好的帮补家用的收入渠道。

    事实上,桐油果的采摘主要集中在在每年农历八月下旬到九月,这个时候采摘,时间还提前了一些。

    之所以现在就开始忙着采摘,那是因为到八九月的时候,不少人家也会上山摘油桐果,拿回来放在吊脚楼上平摊开来,等过一段时间,入冬农闲的时候,再围在火塘边剥壳取籽,也能换点小钱。

    到了那时候就是僧多粥少了,一家子只能抢先,不然,就只能到更深的山里去搞,会相当费劲。

    但其实,这个时候的桐油籽也已经差不多成熟了,榨油完全没问题,只是忙于家里和生产队上的活计,村民们抽不开身,所以才等到深秋的时候去采摘。

    当然了,到了那时候也有不少好处,就是油桐果外面弄破皮冒白浆的果肉,到那个时候已经干瘪,不少从枝头掉落下来,散落在地上,还有挂在枝头没有掉下来的,只要爬上树,一阵摇晃,就噼里啪啦地往下掉,到时候在地上捡就行了。

    背回家的时候,会更轻便,数量也会更多,剥壳也会简单轻松不少。

    现在,一家子却是不得不先人一步,等到村民也能上山采摘的时候,那可就费劲了。

    村子附近有些什么能换钱的东西,村民们都还清楚。

    等到这些东西收拾出来,时间已经有些晚了,一家人赶忙洗脚睡觉。

    第二天早上,天气晴好,陈子谦、耿玉莲和瞿冬萍要去上工,陈平继续去摘油桐果。

    陈安干脆将采摘桐油果的事情,全都交给了陈平,他自己只是带着招财、进宝,背了一个小的背篼,里面放了开山和药锄。

    上山对他来说,能做的事情不少,赚钱,也不只是只有撵山,采药同样是个门道,贴补家用还更稳定些,自古就有不少采药人在山林沟壑间穿行。

    巴山出仙草,山里面珍奇植物和名贵中草药不少,药材向来也是现在的供销社和随后出现的药材公司大量收购的对象。

    现在是生产队时期,主要以农事为主,等到分田到户,但凡有点赶山经验的人在空闲的时候,都会想着往山里钻,以期山里的草药能给家里带来更多的财富。

    而对于陈安来说,只要能赚钱,都可以搞,无论是打猎还是采药。

    进了山里面,他有种随意的心态,遇到适合采挖的药材,那就采药,遇到合适的猎物,那就打猎,主要他还是想碰碰运气,看能不能找到香獐子。

    麝香名贵,马上临近中秋,正是打香獐子的好时候。

    房子盖好,只要一家子搬过去就行了,青沟和盘龙湾都很安全,再大的雨水,也造不成什么影响。

    房子的事情落实,他心里面压着的大石头终于卸掉,整个人轻松很多。

    两条青川犬在前面欢跑着,一人两狗,穿过大村子,继续朝着西边山里进去。

    路过皂角树的时候,陈子谦正站在皂角树那块标志性的大石头上,敲响钟声,召集大伙儿上工。

    生产队里有固定专业的农活,比如积肥的,管菜园子的,饲喂牲口等等,他们有着固定的岗位,用不着天天来皂角树等待队长分配农活。

    但其实,很多时候,人多,活儿少,为了大家都能挣到工分,只好将一个人就能轻松干完的活分给两三个,那更多的时候就是在偷懒、冲壳子。

    集体劳动中,行动比较迟缓的是家庭妇女。

    因为她们要做的家务不少:刷锅洗碗,喂猪喂鸡,有的还要让孩子吃上几口奶。

    如此折腾一阵子,等她们忙出来的时候,大部队早就到了地里。

    于是,通往田间地头的路上,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,“先头部队”已经到了地里,尾巴还在村头上,真的是“出工一溜线,地里一大片”。

    上辈子最让陈安印象深刻的是村里名叫吴亮的村民的婆娘,拉扯着一窝子孩子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