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92章 决战前夕中-《烈火南明二十年》
第(2/3)页
现在洪承畴提起此事,阿昌阿猛然醒悟过来,确实,满蒙八旗毕竟兵力较少,未来想要维持对华夏大地的统治,实际上还是要依靠汉人和绿营兵,可是现在,金声桓起兵,保不准其他的汉将包藏反心,这样一来可就不妙了。但阿昌阿又不能说是因为多尔衮南征北战,他一直跟在多尔衮身边,才忽略了西北的情况,这不是把责任给推到多尔衮头上去了吗?
多尔衮狠狠瞪了阿昌阿一眼,他也反应过来了,銮仪卫和阿昌阿本人这么长时间一直在他左右,相对于西北这种不确定的情况,大家的注意力还是放在江南和京师,有所忽略也是人之常情,毕竟清军入主中原时间尚短,加上西路军全军覆没,清廷尚未建立起对全国的有效统治。
多尔衮缓了口气道:“还有呢?”
“还有湖广北部的一些流贼和明军残余势力,听说有个叫什么武大定的,还有个什么杨展,一直带人在深山老林中活动,具体什么规模,我们还没查探清楚。”阿昌阿道。他说的也是实话,銮仪卫就这么多人手,总不能面面俱到,这两人的名号銮仪卫打探出来了,但是具体什么规模,谁也不知道。
只是因为这两人名不见经传,而且跟清军发生的都是小规模的交战,这才没有被銮仪卫排在重点关注对象的前排。
多尔衮的脸色非常难看,如此一来,下一场跟兴华军的战争,只许胜不许败,但凡是战败的消息透露出去,估计大清就是四面楚歌了,山西距离京畿很近,真要是出现这种情况,他们回防都来不及。
兴华军和清军的对决,不利因素好像都集中在了清军这边。兴华军可以败,但清军不能败,清军一败,就是群起而攻之的局面,前人所做的努力将被一并葬送。多尔衮起身问洪承畴道:“那洪先生的意思是,我军应该在哪里跟兴华军决战?”
洪承畴道:“南京,绝对不行。”
多尔衮深以为然,他也是这么想的,虽然范文程给了他两个方案,但是因为金声桓这个半路杀出来的程咬金,清军一直处于作战状态,在南京打,他们没有把握。
洪承畴解释道:“此战,我们必须完全抵消兴华军水师的优势,如果在南京决战,长江上面敌军水师畅通无阻,我们根本没法控制。他们和郑成功不一样,神武大炮在南京城下的成功对于兴华军来说不可复制,对方的火炮射程超过我们。”
一边的曹振彦点了点头,“皇上,洪先生说得不错,桂林一战,奴才亲自见识了他们的火力,怪不得昆仑关一战他们能打出这样的成绩。说句实在话,北洋新军的火器不如他们,在兵力相等的情况下,北洋新军没有胜算。所以能避开他们的水师是再好不过了。”
曹振彦对身边的孙得功点了点头,孙得功立刻出门,取来了一幅地图,哗啦一下摊开,展现在众人的面前。洪承畴道:“皇上,奴才支持范先生的第二个策略,退兵,退到江北,在凤阳决战,原因有二。”
多尔衮道:“请先生明示。”
洪承畴道:“第一是地形,南直隶地形基本上被长江一分为二,南部多山区,北部多平原,您看,凤阳府大部分是平原地带,诚然,平原也许对对方的火力发挥有帮助,但平原同样是我们也需要的地形,我军骑兵居多,如果在山区作战,更是自废武功。”
他顿了顿又道:“第二,凤阳府很特殊,这可是朱元璋的老家,是大明朝的发源地。金声桓不是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吗?还有这么多人蠢蠢欲动,那好,我们就在凤阳决战,当年张献忠攻打凤阳,让明廷上下军心士气遭受巨大打击。我们也可以效仿此举,在凤阳打赢这一仗,哪怕是惨胜,只要能击败兴华军,就足以震慑宵小,我大清国龙旗将永远不会倒下。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