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他拿起笔,一边想着刚才那姑娘的样子,一边作画,不一会儿,一幅画便成了。 满院的芍药都不及墙头上那个姑娘好看。 潘公公回来后道:“今日来上香的人很多,但都在前院儿,后院儿是清了闲杂人等的,还让小和尚守着,前院的人是过不来的,按说不该有姑娘到这儿的。” 太子殿下…… 准是淘气,背着家大人跑来的。 寒山寺出名的有两件事,一件就是四月的芍药花,谁都知道这后山别院的花要比前院开得好,还有一件就是寒山寺的素食,极为出名,就用些山野菜蔬豆腐也能将素食做得极为美味。 看那姑娘是个淘气的,准是别院不让进人了,所以躲过了守路的小和尚,悄悄跑来看花的。 那她一会儿,会不会去吃素斋呢? 淘气淘累了,应该就会饿了吧,饿了自然会去吃东西。 太子殿下高兴了。 到了斋饭时间,太子殿下也不让人送饭,换了衣服,好好整理了下自己,也不顾潘公公的阻拦,非要去饭堂。 一般尊贵点的人家,都会让下人来领饭,或是让寺里的人送过来,所以斋堂里的人并不多。 他看遍了斋堂,并没有看到她,心下十分失落。 潘公公试探道:“太子殿下,您心情尚可吗?要不要去住持 那儿,手谈一局?” 太子殿下:“不可,不去。” 潘公公低下头,不明白太子殿下是为什么不高兴。 太子殿下转身要走,却忽见前方小门处进来一个姑娘,一身淡蓝的衣裙,脸上戴着面纱,身后跟着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和一个年轻的妈妈。 是她,虽然她戴着面纱,他仅凭她那双眼睛,就把人认了出来。 太子殿下轻声道:“可,我晚些去。” 潘公公:啊? “那老奴去跟大师说一声。” 那姑娘袅袅走来,路过他,看也没看他一眼,好似完全没见过他一般,从他面前过去了。 那姑娘径直走到一处临窗的位置,坐下了,那个小姑娘就坐在了她对面。 那位年轻的妈妈就去前面领饭。 太子殿下有些懊恼:“不可,不去。” 刚要转身的潘公公:啊? “那奴才也去跟大师说一声。” 太子殿下:“潘公公,你说,为什么刚刚见过,还说了话的,此刻就不理人了呢,孤又没惹她。” 潘公公:啊? 太子殿下说的这是谁? 太子殿下刚才问一位姑娘,莫不是太子殿下看上谁啦? 潘公公道:“许是太子殿下换了衣服,没认出来?” 第(2/3)页